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学术 > 正文
【学术报告】罗奎教授学术报告会-肽类支化高分子材料及其药物控释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3-11-29

报告人:罗奎 教授

报告人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报告时间:1130号下午14:00

地点:润德楼B511

举办单位:bat365正版唯一官网

报告人简介

   罗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导)。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影像材料与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分会委员等。

   从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物和生物材料研究,研究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智能大分子—药物/显影剂偶联物给药系统和MRI造影剂,以及智能DNA、siRNA递送系统。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100余篇,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20余篇,近10年主持科技部和自然基金委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

报告内容简介

报告人针对药物在肿瘤渗透和滞留与高分子给药系统的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与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线型高分子和树状分子给药系统设计的常规策略,创新性地提出了对线型高分子载体材料分子结构可控支化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分子量较高的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肽类支化高分子载体材料及其给药系统,实现了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含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抑制剂和光敏剂等)的肿瘤高靶向递送、可控释放、特别是在肿瘤部分的深度渗透和长期滞留,在高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报告人研究发现,相比于线型高分子,支化高分子能更显著地干扰肿瘤细胞代谢的几个重要环节从而阻碍对胞内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这些干预显著降低了肿瘤细胞对抗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应激保护能力,使得细胞更容易在光动力治疗后受到损伤而死亡。鉴于此,报告人研究了线型-树状高分子给药系统干扰蛋白质翻译对肿瘤细胞命运的影响:通过蛋白组学研究发现该体系能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翻译过程,其调控过程为减少能量供应、降低tRNA功能以及eIF2下调核糖体RNA;代谢组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蛋白质翻译过程的下调还与作为合成原料的胞内氨基酸在受到干预后显著降低有关。报告人通过多组学(Multi-Omics)研究初步揭示了氨基酸代谢和蛋白质翻译在受到高分子给药系统干预后的调控过程及内在机制,为阐明肿瘤细胞接受药源性刺激后的代谢响应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协同抗肿瘤的又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