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姓        名:      潘志华 | 
   
    | 性        别:      男 | 
   
    | 出生年月:      1959.04 | 
   
    | 籍        贯:      浙江绍兴 | 
   
    | 职        称: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兼招硕博连读研究生) | 
   
    | 联系方式: | 
   
    | E-mail:         panzhihua@njtech.edu.cn | 
   
    | 工作地点: | 
   
    | 学缘情况和工作经历 | 
   
    | 2000年 | 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研究所合作研究一年,从事高性能结构混凝土和泡沫混凝 | 
   
    | 土制备技术的研究; | 
   
    | 1994-1995年 | 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研究所合作研究一年,从事高性能结构混凝土和泡沫混凝 | 
   
    | 土制备技术的研究; | 
   
    | 主要研究方向 | 
   
    | 主要研究领域:长期从事新型胶凝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水泥混凝土化学、水泥生产工艺技术、特殊混凝土制备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教 | 
   
    | 学活动:博士研究生《日本语》、本科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讲授;主要研究课题:(1)国家973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 | 
   
    | 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2011CB013800;(2)国家973项目,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2009CB623100;(3)泡沫混凝土及水泥 | 
   
    | 基轻质多孔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相关技术研究;(4)轻质耐火隔热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5)软弱土壤固化增强技术研究;(6)碱激发胶凝材 | 
   
    | 料的制备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7)无碱液态水泥速凝剂的合成和应用技术研究;(8)水泥和混凝土的制造与应用相关技术和基础理论研 | 
   
    | 究;其他工业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科研教学获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低钙水泥体系及其在重点工程中防治碱集料反应的应用,2012年江苏省 | 
   
    | 科技进步一等奖,“高胶凝性高复合性高C3S水泥研究”,2008年;江苏省精品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2008年;社会兼职:国际材料、 | 
   
    | 结构和实验室专家联合会(RILEM)碱激发材料技术委员会(TC-AAM)常任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碱激发胶凝材料专业委员会主 | 
   
    | 任;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泡沫混凝土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硅酸盐学会工程材料专 | 
   
    | 业委员会副主任; | 
   
    |  | 
   
    | 高水平代表性论文 | 
   
    |  | 
   
    | 授权发明专利 | 
   
    |  |